鬼斧神工空山洞 天籁之音石编钟
车过京山县城,一路南行,约7公里,即到国家4A级风景区、大洪山绿林最南端的一个景区——空山洞。
放眼四望,不见“千山红日媚,万壑白云浮”的巍峨高山,只有“屏开十里画,三山颜色好”的秀美丘陵;不见“崖喷千丈流,石溅万壑雷”的雄奇瀑布,只有“人行明镜中,鸟飞屏风里”的清澈小溪。心中约略有些失望。
及至走到空山洞景区的大门口,兴致竟跌至冰点:狭窄的门脸,简约的装修,与眼下其他景区的豪华、气派相比,落后不止十年计!

入得洞来,灯光虽然幽暗,却是让我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此山外表寻常,腹内却是别有洞天啊!空山洞,极高48米(12层楼房那么高),尽宽24米(双向8车道那么宽),这座石灰石溶洞,全长1584米,可容万余人参观。洞内石花、石笋、石柱、石幔共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有哲人说:“游溶洞的乐趣,全在于游客的想象。是游客的想象,给冰冷的石头,赋予了生命与灵魂。”是想象,给了石头“飞鸟的玲珑”、“仙女的婀娜”。洞内的景观如雕似刻,如琢如磨。被笔者收入眼帘的即有:“金龟恋蟾”、“虹桥芭蕉”、“狡兔三窟”、“金鸡独立”、 “水华梯田”、“虎口斗象”等三十余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象逼真,令人叫绝。有文人赞曰:这里“石开七窍、泉奏八音,笋柱峭拔、乳花缤纷,天造地设四百景、鬼斧神工八千厅!”
笔者酷爱旅游,至今足迹所到,已有世界二十几个国家、国内十余个省市,虽然称不上见多识广,倒也不算是孤陋寡闻。在笔者所游览过的国内外几十个洞穴中,空山洞美景堪称上乘,可是,游览至此,仍心平如镜,心静似水。虽频频举起手机拍照,心中想的却是这样四个字:“不过尔尔”。皆因,溶洞地貌,大同小异,借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里的歌词来形容:“你有我有全都有哇!”少见多怪,多见则不怪了。

真正让我折服、震撼、大呼意外、连连称奇的是:空山洞内的最后一个景点——石编钟。
空山洞石编钟,由大小不一的十一根钟乳石组成,在四米见方的范围内,这些钟乳石以同心圆的圈状排列。这些钟乳石的内部是空心的, 形成“空心石管”, 钟乳石主要由方解石矿物组成,有的含有锰、铁、锌、镁等金属元素,因而,敲击后作金石声。这十一根钟乳石,仅有七根可以发出乐音。因钟乳石内部的石管,长短不一,大小有别,发出的音调也高低不同。万分奇巧的是:这七根钟乳石发出的声音,竟然恰好组成从1到7的全音阶,可以演奏乐曲。又由于石编钟所处的位置空间狭窄,声音得以产生共鸣,显得洪亮、浑厚,仿佛钟磬轰鸣。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考察实验报告称:石编钟“发声自然、乐音浑厚、意境悠远”;武汉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和管乐演奏大师对该组钟乳石群进行了严格、科学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石群的自然发音,其音高、音准,符合音阶的标准,能够演奏歌曲、乐曲。”目前,用该组石编钟演奏的曲子有《东方红》、《洪湖水浪打浪》、《太阳出来喜洋洋》、《妈妈的吻》、《军港之夜》、《彩云追月》等几十首,音色质朴、音感浑厚,现已刻成DVD光盘,景区小卖部即有售。
有歌词唱道“精美的石头会唱歌”。能够发出乐音的石头,并不罕见。经过人工碾磨、打制,做成石磬、石琴,早已是寻常之物,不值一提了。千挑万选,找来七块天然的能唱歌的石头,凑成一个音阶,虽说有点难,却也不是“难于上青天”。可是,空山洞里的石编钟,未经打磨、不可挑选、浑然天成、全世界绝无仅有,这才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宝贝,这才是“鬼斧神工大自然”的杰作啊!目睹这独特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令人不得不感叹上天的造物奇功、神来之笔。

李华清
李华清,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职称:一级编剧。原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现武昌理工学院教授。